【例题·多选题】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,以下列权利出质的,质权自向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的有( )。
参考答案(由小熊题库网聘请的专业题库老师提供的解答)
请点击↑↑↑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按钮
习题解析
请点击 查看官方参考答案 按钮
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
1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甲公司拍得一宗建设用地使用权,准备在上面建造厂房,于是以该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8000万,银行放款后甲公司即着手在该地建造了一现代化办公大厦,其后甲公司经营不善,无力偿还银行贷款,银行行使抵押权,法院拟对该地进行拍卖,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( )。
A 法院只能拍卖被抵押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B 法院应当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办公大楼一并处置 C 银行只能就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拍卖所得优先受偿 D 银行可以就拍卖所得的全部价款优先受偿
2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甲公司向某银行贷款100万元,乙公司以其所有的一栋房屋作抵押担保,并完成了抵押登记。现乙公司拟将房屋出售给丙公司,通知了银行并向丙公司告知了该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。乙、丙订立书面买卖合同后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。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( )。
A 不论银行是否同意转让,房屋管理部门应当准予过户,但银行仍然对该房屋享有抵押权 B 如丙公司代为清偿了甲公司的银行债务,则不论银行是否同意转让,房屋管理部门均应当准予过户 C 如丙公司向银行承诺代为清偿甲公司...
3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2015年10月25日,甲向乙借款10万元,并用自己的一辆汽车抵押,但没有办理抵押登记。2015年10月29日甲将该车租给了丁,租期2年,每月租金15,000元。2015年11月3日,甲向丙借款10万元,同样以该汽车抵押,并于11月7日办理了抵押登记。2016年12月1日,甲的各项借款均已到期,但均未偿还,乙、丙均对该汽车主张抵押权。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( )。
A 由于乙的抵押权先于租赁,所以乙可以主张实现抵押权 B 乙的抵押权虽然发生在订立租赁合同之前,但租赁关系并不受乙的抵押权影响 C 丙的抵押权发生在订立租赁合同之后,所以租赁关系并不受丙的抵押权影响 D 抵押权人有...
4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某农村养殖户赵某为扩大规模向银行借款,欲以其财产设立浮动抵押。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( )。
A 赵某可将存栏的养殖物作为抵押财产 B 抵押登记机关为抵押财产所在地的工商部门 C 抵押登记可对抗任何善意第三人 D 如借款到期未还,抵押财产自借款到期时确定
5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2016年9月5日高某向赵某借用汽车办婚礼,双方约定9月10日归还。9月7日赵某向侯某借款20万元,并以该汽车出质,双方在签订的书面质押合同中约定,若债务到期时赵某不能清偿,则汽车归侯某所有。9月8日赵某通知高某于借用期满后直接将汽车交给侯某。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,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( )。
A 9月7日双方签订质押合同时侯某的质权设立 B 9月8日赵某的通知到达高某时侯某的质权设立 C 9月10日高某交付汽车时侯某的质权设立 D 若赵某不能清偿到期债务,侯某依约直接取得汽车的所有权
7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甲公司对乙公司享有10万元债权,乙公司对丙公司享有20万元债权。甲公司将其债权转让给丁公司并通知了乙公司,丙公司未经乙公司同意,将其债务转移给戊公司。对上述债权债务的转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( )。
A 甲公司转让债权应经乙公司同意 B 甲公司的债权转让行为有效 C 丙公司转移债务应经乙公司同意 D 乙公司对甲公司的抗辩可以向丁公司主张
8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某热电厂从某煤矿购煤200吨,约定交货期限为2015年9月30日,付款期限为2015年10月31日。9月底,煤矿交付200吨煤,热电厂经检验发现煤的含硫量远远超过约定标准,根据政府规定不能在该厂区燃烧。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( )。
A 热电厂可以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B 热电厂可以要求煤矿承担违约责任 C 热电厂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D 热电厂可以解除合同
9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,下列合同可以解除的有( )。
A 甲建筑公司与乙钢厂签订合同购买200吨普通钢材,双方约定3个月后交货,1月后乙钢铁厂告知甲公司本企业转为生产特种钢,现有库存的普通钢材仅剩30吨无法履行合同 B 甲公司与乙服装厂签订合同购买一批服装,双方谈妥4月1...
10 .【例题·多选题】甲向乙借款300万元于2015年12月20日到期,丁提供保证担保,丁仅对乙承担保证责任。后乙从甲处购买价值50万元的货物,双方约定2016年1月1日付款。2015年10月1日,乙将债权让与丙,并于同月15日通知甲,但未告知丁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( )。
A 2015年10月1日债权让与在乙丙之间生效 B 2015年10月15日债权让与对甲生效 C 2015年10月15日甲可向丙主张抵销50万元 D 2015年10月15日后丁的保证债务继续有效